2023年5月10日下午,威尼斯人 语言研究系列沙龙第四期在崇远楼210会议室成功举办。本期沙龙的主题是“人文学术创新与译论话语构建”,主讲人为威尼斯人 孟祥春教授。
沙龙伊始,孟祥春教授深刻解读了“学术”以及“学术研究”的内涵。孟教授提出,所谓学术,既要有“学”,还要有“术”,可以说是“不术无学”。由此,孟教授从学术研究范式、学术必备意识、学术研究创新与译论话语构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。
一、学术研究范式
首先,孟教授提出研究方法包括哲学方法、一般(科学)方法和具体(科学)方法论这三个层次。哲学方法是科学方法的概括与总结,具有决定性作用,对后二者具有指导意义。孟教授认为,当代科学体系具有深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,人文学科更注重意义及其内在价值。此外,他介绍了人文科学研究的四种基本范式,包括“体验”(experiential studies)、“经验”(empirical studies)、“数验”(data-intensive studies)与“理验”(theoretical studies)。孟教授表示,翻译研究的基本路径是通过终极演绎追溯到最底层的逻辑。
二、学术必备意识
接着,孟教授阐述了从事学术研究所需的的十种必备意识,包括思辨意识、问题意识、星空意识、视角意识、方法意识、本土意识、融通意识、规范意识、创新意识和价值意识。孟教授认为,思辨意识是研究的基石,问题意识则要求我们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敢于提出“质疑”与寻找“解惑”之道。所谓“质疑”即在研究过程中对得出的结论保持质疑,不断验证,“解惑”则是能够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来解决自己的问题,从而得出最终的结果。
三、学术研究创新
随后,孟教授提出,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可以体现在视角、观点、思想、路径、方法、模式、材料、概念、架构与体系、理论等方面。孟教授表示,新的视角能够带来新的发现,新的材料则可以填补研究的空白。此外,他认为我们可以继续深耕已有的理论,也可以以一个理论为参照进行扩散研究。
四、译语话语构建
最后,孟教授通过结合翻译实践与“格融”、“文本体验迁移”、“翻译剪刀差”等一系列翻译批评新概念探讨了“话语构建”机制。孟教授总结道,译与写都是话语建构,中国的翻译研究要积极构建扎根本土又面向世界的概念、话语以及理论。
参会感想
22级英语笔译 徐小晰
在学术研究创新和话语构建部分,孟教授分享了他所构建的“翻译动理学”,引发了我对话语与概念创新的进一步思考。人文学科学术研究有很多内容是具有通识性的,作为MTI专业的学生,我从此次沙龙中体会到了研究中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,也在构思翻译实践报告方面受到了启发。
22级翻译学 韩凯
在这次沙龙中,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译论话语和人文学术创新的新观点和新思路。孟教授深入探讨了人文学科中译论话语的形成和发展,并强调了人文学科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。此外,孟老师还着重强调了探讨了人文学科研究的创新性,并从九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学术研究创新的路径和方法。作为翻译学专业的研究生,我获益匪浅。
21级翻译学博士 顾伟
孟教授聚焦学术创新,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学术创新的层面与路径。此外,孟老师还以翻译动理学的建构为示例,通过“接触-反应机制”、“隐文本”、“风格第三性”、“格融”、“文本体验迁移”等一系列新概念,探讨翻译话语建构机制。此次讲座让我收获颇丰,为我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、新问题,建构学术话语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本期学术沙龙在激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。此次学术沙龙对参会师生的学习与科研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,同学们一致认为立足于人文学术创新,通过探讨如何进行创新与话语建构,有利于培养个人学术思想,打开个人学术思路。威尼斯人 语言研究系列沙龙还将继续下去,期待同学们的踊跃参与!